"幫弟弟拿的貼紙"
姊弟檔,五歲、三歲。
初診時,我特別印象深刻,那是盛夏,是一般人穿背心還汗流浹背的天氣,媽媽還是給他倆穿著長袖的貼身涼感衣,遮住整個手臂。
待姊姊稍微把袖子往上捲,我才倒抽一口氣…(😫天啊!真是嚴重。)
之前只有在教科書上看到的,嚴重型的 #異位性皮膚炎,就出現在姊姊這樣一個乖巧活潑的小女孩身上。
小朋友倒是沒有愁眉苦臉的,有說有笑的跟我問著貼紙,問著「沙包」(其實是搭脈用的手枕)...。
姊弟倆的過敏表現也略有不同,雖然皮膚都是發炎,但弟弟並沒有像姊姊那樣「體無完膚」,而是比較一般的 #塊狀暗疹,不過,弟弟的呼吸系統方面明顯比較弱,鼻塞鼻涕倒流明顯,感冒時也曾有發作 #哮喘。
「姊姊的皮膚這麼嚴重,您們沒有考慮過西醫的治療嗎?」我問媽媽。
「有啊!#類固醇藥膏 也擦了一陣子,但會反反覆覆的,總不想讓她一直這樣子…」
媽媽述說的時候,笑笑的,其實每晚睡前為了這兩個孩子「癢到睡不著」的問題不知吞了多少淚水。
異位性皮膚炎確實是免疫系統,攻擊 #皮膚的鎖水層 所引起,問題是,我們身體本來有個類似熱水壺「防傾倒」的功能🤔,能夠避免這樣的發炎無止境的擴散下去,如果這個防傾功能不知道為什麼失常了,那個水壺整個倒下,一發不可收拾,孩子的皮膚就會被破壞得很慘。
調治的過程,姊弟倆的處方也不盡相同。姊姊初期必須著重 #清熱解毒,「局部」#活血祛瘀,修復皮膚,弟弟則是比較傳統的 #滋陰潤肺。
治了一陣子,姊弟倆都比較穩定了,但還是偶有發作。
媽媽聽說北部某醫學中心的中醫部有針對 #AD 的外用藥療程,也帶著姊姊去試了,不止要濕敷,要上藥膏,還要薰洗,媽媽要忙的事更多了😵,但仍然相信我這邊的內服藥,仍然定期回來讓我看看這對活潑吵鬧的姊弟。
有一回,弟弟沒出現,
「喔!弟弟這次是那個…流感併發支氣管炎,比較厲害所以在家休息。」媽媽冷靜地回答。
「醫生,我今天可以多拿一張貼紙嗎?」這些日子以來舉止已經變得更成熟的姊姊,很有禮貌的問我。
「可以啊!妳為什麼要多一張?」我微笑問她。
「因為弟弟生病在家裡,我想拿一張送給他🎁」她很認真的回答著。